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攀枝花市: 锚定“六个着眼于” 抓实“四个关键环节”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来源: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2025-07-2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聚焦“六个着眼于”深化创建工作,抓实“四个关键环节”提升创建质效,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聚焦“六个着眼于”,深化创建工作

      一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夯实思想根基。深化与省民族研究所等合作,重点编撰《仁和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发挥市委党校、攀枝花学院等理论阵地作用,围绕“三线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课题研究。二是深化“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研学课程,举办青少年研学旅行、“书信手拉手”等青少年“三交”活动。以“花城一家亲”品牌为核心,聚焦社区治理,解决各族群众“安居、就学、就医、就业”难题。落实“旅游促‘三交’六项行动”,通过举办“共同的节日・花城一家亲”活动,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线路”等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中促“三交”。三是以体育为纽带,凝聚团结力量。开展“同运动・一家亲”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奔跑吧·少年”2025年攀枝花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运动花城·阳光少年”2025年攀枝花市青少年武术比赛、2025年川台棒球赛交流营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运动中挥洒激情、凝聚共识。四是助力共富行动,共享发展成果。出台《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支持高山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完成2025年6个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支持傈僳族等民族服饰拓展大湾区市场等,推动民族散杂居地区缩小“三大差距”。五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守护和谐稳定。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将民族事务纳入社会治理格局,依托“石榴籽调解室”“老倌说事”“三说会堂”等平台化解矛盾,防范民族领域风险,筑牢民族团结的法治防线。六是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文化认同。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攀枝花开 奋斗我在”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攀高校全面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通过主流媒体、“攀谈说理”平台、“1+5+N” 大宣教活动等,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抓实“四个关键环节”,提升创建质效

  以“四个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推动创建工作从“做了” 向“做好”“做优”转变。一是抓实工作制度机制,凝聚协同合力。完善民族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素质考察、巡察、政绩考核,强化“七进”单位行业指导与县(区)属地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广经验成果。按“属地管理、行业指导”原则,重点围绕讲好“花城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注重总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选树模范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三是抓实档案资料收集。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认真梳理档案资料,做到档案资料完整、准确和规范。四是提升“三度”指标,筑牢群众根基。通过“共富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等,不断提升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创新,从政策保障到情感交融,攀枝花市正以“六个着眼于”与“四个关键环节”的深度联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各民族正携手并进,共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审核: 罗庆   责任编辑: 毛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