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以“交通+”绘就各民族共同发展新图景

来源:盐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11-25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山路通,则产业兴、民族旺;路网密,则民生暖、团结固。红果彝族乡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立足多民族聚居实际,创新构建“交通+”多维融合发展模式,以道路建设为纽带串联各族群众,破解山区发展桎梏,铺就各民族共同增收致富、携手进步的“快车道”。

  (一)“交通+产业”:打通产销链路,激活各族共富引擎。产业发展,交通先行,更需各族同心。红果彝族乡精准聚焦多民族群众共同关切的特色产业痛点,投入130余万元推进产业路升级:硬化3万亩晚熟芒果核心产区道路4.35公里,同步新建2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转站,各族种植户携手管护、共享红利,让芒果采收损耗率直降15%,全乡芒果年产值成功突破7000万元,各族群众的“果篮子”稳稳变成“钱袋子”;延伸建设60余公里林间产业路,串联起4700余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区,不仅打通各族群众药材运输“最后一公里”,更带动5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产业发展中绽放。

  (二)“交通+文旅”:串联山水风光,点燃各族共乐活力。依托交通网络升级,红果彝族乡以文旅为媒,搭建各族群众交流互动平台,打造“一路一景、景随路动”的文旅新场景。推出“生态观光+非遗体验”特色旅游线路,在3公里生态景观道上增设非遗标识与观景平台,让游客在赏景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实现“四季有景可赏、民族风情相融”;借势二滩半马、阔时节、火把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吸引1.5万余名游客参与,带动沿线农家乐、采摘园增收,让“过路客”变成“回头客”,既激活乡村消费新潜力,更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情感联结。

  (三)“交通+民生”:织密便民网络,夯实各族幸福根基。道路既是发展路,更是各族群众的连心路。红果彝族乡创新“管养+务工”模式,在330余公里农村公路养护中吸纳各族群众参与,惠及170余名村民,各族群众在共同护路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实现“护路增收两不误、民族团结双提升”;完善交通服务设施,新建3个客运站及公交站点,开通2条乡村便民班车线路,让乡村客运村组覆盖率达100%,各族村民“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心愿成为现实,让便民路网成为筑牢各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根基。

审核: 罗庆   责任编辑: 毛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