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深耕民族文化传承 赋能农文旅康 融合高质量发展
来源:米易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4-27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米易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这一核心任务,结合实际,通过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助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厚植民族文化根基。深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成功申报省、市、县级非遗项目40项,培育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推动县域织布、刺绣、葫芦笙等一批非遗文化精品走进百姓生活、走进校园活动,活化非遗教育。实施何家坝遗址、普威土司花楼等历史遗迹保护性开发,深度挖掘火把节、约德节、端午节等节庆文化内涵,创新举办“非遗文化千人巡游”系列活动,打造傈僳梯田、金杯半山等文旅标杆项目,实现文化保护与价值转化双赢。
打造多元文化阵地,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建成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博物馆、米易县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研学基地等6大特色展馆,汇集少数民族文物、服饰、经文等2000余件珍贵藏品,全景呈现傈僳族、彝族、回族等民族的历史脉络与生活智慧,构建立体化民族文化记忆空间。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非遗文化研学基地2个,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麻陇彝族乡中心村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成功申报四川传统古村落,各族群众间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不断丰富。
推动文化创新表达,激活民族艺术活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承办全国“四季村晚”冬季主场活动,依托春节、约德节、端午节、火把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深度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上广泛交往、文化上全面交流、情感上深度交融。创作《傈僳情韵》原生态舞台剧集及《理喇和》《舞动彝乡》等民族舞蹈精品,《理喇和》获四川省群众广场舞大赛三等奖;孵化《梦回马鹿寨》《梯田记忆》等民族音乐力作,用现代表现手法重构传统元素,形成“非遗+演艺”“节庆+创作”的文化创新生态。
深化农文旅康融合,绘就共同富裕图景。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环线,积极构建集研学、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体验区。积极探索出一条“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发展路子,建成以“蘭若悦舍、全季康.晃桥上、隐尘居为代表的精品民宿,改造一批非遗传习所、民俗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吸引全国各地大批游客前来游学观光、创业定居。依托地区文化资源禀赋,推出麻陇“樱花节”“妞妞桃采摘节”、普威“三花节”、新山“稻田摸鱼”等文旅体验项目,打造“文化引流—旅游消费—农业增值”全链条,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