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西区:一老一小”文明实践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来源: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4-1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西区着力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区中心—镇街所—村社站),整合阵地资源和志愿力量,构建服务群众的综合平台,针对性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小场景”激活“老有所为、幼有优教”的共富格局,助推区域内“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阵地资源,织密全域服务网络。聚焦“一老一小”高频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整合社区活动室等资源,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助餐点、青少年科普体验馆等实体阵地6个,打造“15分钟为老为小服务圈”,实现服务覆盖率100%;同步升级20个社区“四点半课堂”,配备图书角、研学工坊等功能区,邀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定期做客,开设宝妈课堂、科技启蒙课堂,破解儿童课余教育空档化难题。

  创新活动形式,激活代际互动效能。以“共富工坊”为载体,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创新开展“三线技艺传承”“祖孙研学日”等主题活动,组织老人传授漆画、工业技艺,带领儿童参与文化体验、科技实践,累计举办活动200余场,惠及老幼群体1.68万人次。通过“老带少传文化、少助老用智能”,破解老年“精神孤岛”,填补儿童“成长空档”。持续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机制,利用春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落实助学金发放、心理关爱、学业辅导等措施,帮扶少年儿童26人。

  深耕品牌建设,形成服务集聚效应。创新“爱心储蓄银行”机制,以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定制服务,吸引300余名志愿者参与“五微服务”(微帮扶、微调解、微课堂、微义诊、微关怀);成立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银晖工作室”,设立“银龄公益基金”,将老干部书画义卖、技能授课收益用于帮扶困难群众。联合社会组织孵化“乌稞稞童伴之家”品牌,联合市二医院建立困难学生“成长档案”,专人动态跟踪学生身心发展,会同市31中小等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行动,覆盖辖区120余名困难学生。

  通过密织全区“为老为小”服务网,将文明实践具象化为可感可及的服务场景,实现“群众需求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的生动实践。

审核: 罗庆   责任编辑: 毛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