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西区“五个互嵌”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来源: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2025-03-14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西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聚力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坚持空间互嵌,推动各族群众和谐共居。建成“抱榴苑”“陶苑一家”“太平记忆”等26个睦邻阵地,有效吸引各族群众共聚一堂、守望互助。打造服务创新型、贴心关爱型、多元共治型、智慧科技型等6个不同类型特色社区,实现硬件上有改观、软件上有提升、服务上有亮点、场景上有呈现,为各族群众提供便捷均等化服务,帮助解决就业落户、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确保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常态化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彝族妈妈陆学英、傈僳族“新乡贤”兰富兵等身边典型人物现场授课,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坚持文化互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凝聚各族群众的重要载体,擦亮“苏铁剧场”“苏铁艺苑”“苏铁书苑”“苏铁画苑”四位一体的“苏铁”文化名片,编创《银项圈里跳苗声》《格撒且撒》《欢乐彝寨》等文艺作品20余个,举办“中秋月圆话和谐 民族团结谱新篇”“非遗过大年”“三线文化周”等文化活动140余场次,让节庆活动成为各民族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谱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美乐章。

  (三)坚持经济互嵌,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出台《攀枝花市西区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内容包括党建引领、管理机制、发展方向、盘活闲置资产、规范薪酬待遇、合理分配收益、防范经营风险、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监督管理等九个方面,为发展社区经济提供政策支撑和方法路径。镇、街道通过社区共建等方式,合理配置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兴办共富超市、家政物业、三线文旅研学、手工制作、社区食堂等业态,持续释放集体经济活力,增强社区发展“持续力”,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四)坚持社会互嵌,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修订《攀枝花市西区专职网格管理员管理办法(试行)》,创新推出“1+N”的网格信息员微治理模式,配备61名专职网格员,上报处理治安隐患事件1818件,上报处理突发事件182件,报送不稳定因素148件,提供公共服务17994件次。制定《“三说会堂”多元解纷模式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分类组建7个领域“三说会堂”区级专家组,通过“三说会堂”机制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500余件,不断巩固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五)坚持心理互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运用“看西区”APP、“攀枝花市西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故事宣讲170余篇。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契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0余场,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横幅、喷绘70余幅,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良好氛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全区中小学校10059名各民族学生混班混宿,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40余次,开展“我们的节日”、非遗进校园等活动80余场,组织各民族学生参加夏令营、研学教育等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融情交流。

审核: 罗庆   责任编辑: 毛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