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鹌鹑梦 携手共创繁荣 ——盐边县鹌鹑产业发展助力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
来源:攀枝花市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2025-02-21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盐边县积极培育鹌鹑产业,力争实现产值突破亿元大关。通过科学的养殖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条,鹌鹑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农户提供了可观的收入来源,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盐边县目前已建成2个10万羽“金鹌鹑”育雏基地、5个标准化养殖基地,鹌鹑养殖规模达40万羽,年产蛋量超900吨,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2025年,计划将养殖规模拓展至500万羽,预计产值飙升至1.3亿元,产业前景一片光明。这一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更为各民族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更好促进各民族之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精准调研,筑牢产业根基。为了确保鹌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盐边县在产业发展初期,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研论证,组织专业团队考察学习先进鹌鹑养殖技术,对养殖条件、市场需求等关键要素进行多轮论证。广泛收集干部群众意见,确保决策贴合实际。同时,积极提供土地规划、金融贷款、场地设计等全方位政策保障。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为养殖户搭建涵盖孵化、养殖、技术指导、饲料供应、加工及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让农户安心养殖、不愁销路,促进各民族在产业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合作。
创新模式,激活增收引擎。创新打造“资源发包+收益提成”的经营模式,村集体通过收取厂房租赁和鹌鹑苗出栏提成实现稳定收入,以10万羽鹌鹑为例,产蛋日销售收入超1万元,养殖户通过销售鹌鹑蛋、鹌鹑肉及回收鹌鹑粪等方式,实现净收益15万余元。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
政策引领,延伸产业版图。为进一步巩固鹌鹑产业的发展,盐边县出台了《关于支持鹌鹑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在养殖奖补、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养殖户的特殊需求,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助力少数民族养殖户更好地融入产业发展。与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建设集孵化加工、储存中转、养殖培训等于一体的鹌鹑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推动鹌鹑全产业链的落地。
鹌鹑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体现,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盐边县的农民在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增强了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未来,盐边县将继续深化鹌鹑产业的发展,推动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共同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